【中药名】川木香 chuanmuxiang
【别名】木香。
【英文名】Vladimiriae Radix。
【来源】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I.ing var.cinerea Ling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草本。根坚硬粗壮,圆柱形,通常不分枝,直径1~2.5厘米,外皮褐色。茎极短,叶成莲座状平铺地面,叶柄长2~6(~16)厘米,被白色茸毛,叶片两面同色(绿色或浅绿色),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13厘米,羽状中裂,具5~7对裂片,稀不分裂,裂片边缘具不规则齿裂,上面被稀疏的腺毛,下面被稀疏的伏毛和蛛丝状毛。头状花序数个集生于枝顶,花序直径5~10厘米,总苞生约6轮,先端具刺状短尖,花全为管状花,紫色,花冠管长约3厘米或更长,先端5裂,雄蕊5,花药箭形,子房下位,花柱略长于花冠。瘦果长7~8毫米,冠毛多层。花、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3700~4800的高山草地。主产于四川、西藏。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泥沙及根头上的胶状物,切成段后干燥。
【药材性状】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稍弯曲,长10~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色,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状。嚼之粘牙,气微香,味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胆经。
【功效与作用】行气止痛。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1.5~9克,宜后下;研末,每次0.5~0.9克。用于胸胁、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
【药理研究】豚鼠离体气管与肺灌流实验证明,木香水提液、醇提液、挥发油及总生物碱能对抗组胺与乙酰胆碱对气管与支气管的致痉作用。挥发油中所含总内酯、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等内酯成分以及去内酯挥发油均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与氯化钡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其中以二氢木香内酯作用较强。
【化学成分】川木香根中分得挥发油(volatile oil),得率为0.8%,用GC/MS鉴定了其中26个成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去氢木香内酯,还有愈创木-4 (15),10 (14),11 (13) -三烯-12,6α-内酯、3β-乙酰氧基愈创木-4 (15),10 (14),11 (13) -三烯-12,6α-内酯、大牻牛儿-1 (10)E,4E,11 (13) -三烯-12,6α-内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脏腑燥热,气虚、阴虚者禁服。芳香不宜久煎。
【相关药方】①六味木香散:川木香8克,余甘子5克,石榴子、西伯利亚紫堇各3克,小豆蔻、荜茇各2克,另加白糖适量。共研细粉。主治培根木布症、急腹症、胃脘刺痛及呕吐嗳气等。
②十三味狮鬣散:川木香8克,余甘子、石榴子、五脉绿绒蒿、矮紫堇、西伯利亚紫堇、胡兀鹫粪、信筒子、唐古特青兰各3克,荜茇、干姜、芫荽子、小豆蔻各2克。共研细粉。主治培根木保症、血病、胆病、胃病、食积等。
③黑草乌、诃子各37.5克,川木香10克,水菖蒲6克,麝香3克。共研细粉。主治虫病、疠病刺痛、白喉、炭疽、黄水病及麻风病。